大量流汗是生病嗎?中醫解析異常出汗的5大原因

為什麼天氣炎熱會大量流汗?周宗翰中醫師表示,汗液是體內陽氣蒸化陰液而成,當天氣炎熱、穿衣過厚、情緒激動或喝熱湯等情況下,出汗量增加屬正常。然而,若大量出汗導致疲倦、口乾及胸悶,則需進行調理。常見的中醫方劑如清暑益氣湯,可改善因暑熱導致的氣陰兩傷,緩解倦怠及口渴症狀。
若是在氣溫不高或感覺不熱時出汗(冷汗),或者是稍稍活動立即出汗,或是突如其來的潮熱冒汗,就是屬於異常出汗。異常出汗的5大原因自汗:氣虛自汗 白天汗出不止稱為「自汗」,多因氣虛體質、勞累或天候悶熱導致。氣虛自汗者通常面色蒼白、精神不濟、稍一活動即滿身是汗。中醫調理以補中益氣湯、玉屏風散為主,補氣固表止汗。
營衛不和:調節失衡 外界溫度變化時,若身體無法適應,容易怕冷又怕熱,動不動就出虛汗,這是營衛不和的表現。可選用桂枝湯調和營衛,提升抗病能力。
濕氣太重:額頭易冒汗 若濕氣過重,汗液不易排出,額頭部位特別容易出汗。平時應多吃薏米、冬瓜等利濕食材,避免油膩食物,保持清淡飲食。
火氣太大:體熱多汗 長期食用辛辣油炸食物,易使體內火氣過旺,口乾口渴且多汗。此時可服用白虎湯清熱瀉火,適量飲用西瓜汁也有助於降火生津。
陰虛盜汗:更年期多汗 睡覺時汗出,醒來則汗止,稱為「盜汗」,更年期女性常見。中醫認為此為陰虛火旺,治療上宜滋陰降火,如服用六味地黃丸,平時可飲花草茶調養,並避免情緒起伏過大。
常吃烤辣炸食物,常會使體內熱盛,容易口、乾口渴,若又喜喝涼飲,而且喝了還是口渴,就是俗稱的火氣太大。如何應對異常出汗?尋求中醫診療: 出汗異常者應由中醫師辨證論治,針對體質調整。
日常保養: 飲食應清淡,多吃新鮮蔬菜及利濕食材,避免辛辣刺激。
規律運動: 適量運動增強體質,有助於改善自汗及虛汗情況。
作者:周宗翰中醫師|日期:2025年4月1日
來源: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/台北報導